古典中式的创建空间划分元素

作为济南室内设计培训的领航者——新视觉实训一直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在最近的室内整体方案设计课上,有很多同学选择了设计中式风格方案。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对于中式风格的细节特点拿捏得不是特别准。今天新视觉实训的曹老师大家聊一聊中式风格的室内空间组织手法。希望可以帮到正在制作中式风格空间的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整个室内设计史就是一个文明的发展史。要想真正做好某一种风格的室内设计方案,就必须对这种风格背后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是曹老师在课上经常跟各位同学唠叨的。说道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我们不用去追溯到先秦、两汉、也不用看两晋、隋唐,我们只需要看在建筑史上达到顶峰的明清两代建筑特征就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前至先秦两汉,中至两晋隋唐的建筑我们都找不到太熟悉的影子(关于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可以单独开文讨论)。然而,明清时期的建筑不论在制式格局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我们先来谈一下明清建筑空间组织手法。

明清时期,建筑制度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筑中的门窗、须弥座、屋瓦及栏杆、彩画、装饰花纹等军被包含在内,其中只有室内装修手法所受限制较少,出现了不少优秀创意。室内空间分割与组织手法千变万化、形式层出不穷,将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分隔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依其分隔形式与具体手法而言,主要有开阖随意,内外空间可随时延连者,如帷帐幕帘;随用随置,空间隔而不断者,如屏风,此两种手法均与建筑构造本身不发生直接关系。还有使内外空间完全隔绝的,如砖木竹等实体墙,随着木构架结构的发展,这些墙壁大多只承自重。再有,里外半透明可随意开阖,使室内外空间虚实相继的,如隔扇门;半隔断并兼做陈设用品的,如博古架或者书架;仅作为不同空间区域的划分标志,仍可通行的,如各种落地罩、栏杆罩、花罩等;在炕上或窗前做轻微隔断的,如炕罩等;迎面方向固定做隔断而左右设小门联通者,如太师壁。其中帷帐幕帘、屏风、实墙等手法均为十分古老的室内空间手法,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新视觉实训的曹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明清时期空间划分的常用手段,各位同学可以借鉴一下,运用到自己的方案中去。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讯,欢迎大家关注新视觉实训的网站和公众号。

 


(编辑:曹金鹏)
免费试听课 免费试听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